Miles

我不曾选择过的伪装

6点27分我在做什么

读罢《6点27分的朗读者》,轻轻地在封面上吻了一下。

原来的封套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说来还是去年10月买的,两百页不到的小书,竟到现在才将它读完。倘若不是理想国出版的书,我恐怕不会多么注意它,然而这对出版社的执念加上法国人写的小说,便不加犹豫。那天的太阳很好,我或许记得秋光从淡黄的梧桐叶间落下的样子,中午我坐在水饺店靠窗的位置旁边,用等水饺的工夫翻了翻前几页,又看了看外面等公交车的路人。

或许是太久不曾触摸这样温暖的故事,怕是冰冷惯了,大约一直在读一些或沉重或压抑或自以为是无病呻吟或严肃而近乎没有温度的文字,世界泡成了黑白的影子。

似乎这是理想国第一次采用橙色的装帧,与大多数素色的装帧放在一起就感到这是不同的。虽然,前半本书依旧没有什么光亮的色彩,主人公的世界在与一台碎纸机的工作中支离破碎,小人物的生活就这样没有活力,像是块在碎纸机的凹槽里挣扎的订书钉而已。半年前我大约是这么认为的,我只能责备自己读得很马虎。

还是打捞刚刚沉下去的往事,兀自湿的却不忍翻动,怕折损了,但又知道最终免不了消失。我不知为何我要背着这本书去赴我的第一个约会,诚然,我是不记得那天我读了什么,开开合合多少遍,多么有趣的文字都会在敏感跳动的神经下失去价值。友人不出所料地迟到了,她就这样跟着人群出了电梯,错误的眼神与错误的眼神在错误的地点与时间里碰撞,她在人群中有些局促,而我却想抓住她身上除了眼神外的任何一部分。

于是我站起身,将《6点27分的朗读者》收进书包里。之后直到今天,我再也没有动过它。

我不禁有些后悔,或许在那些无所适从的日子里能从中汲取些东西。但因缘巧合就是捉摸不透,有时像个鼓,有时像把锁。因为早早地把封套丢了,我当时或许忘了这本是部讲述生活、偏带着些爱情的小说。

至于现在安逸的生活,倒过来翻看它,却给了这沉闷的生活以启发。小说的叙述结构无比巧妙,我想作者若是去做导演或是编剧应当能够杰出。虚构或是现实,都能看得出法国人性中的人文情怀:无论是列车上朗读文章的主人公,还是热爱亚历山大诗的门卫,或是一生追逐自己下肢的老人,还有那热衷写日记的厕所清洁工。我竟情不自禁的臆想着倘若这是真实的生活该有多么地不可思议。

但现实的苍凉也莫过于此,文学始终是人性的摇篮,但人性却有时铸造了粉碎书本的“碎霸”。无休无止工作地碎霸吞噬着书本,生产纸张。无论这本书的前身是歌剧还是园艺指南,出来的永远是一模一样的再生纸。

现代社会的悲哀也莫过于此,我纵然想去做一个地铁里的朗读者,我到底为谁而朗读?我又要受到怎样的目光,遭到怎样的非议,遇到何种的曝光?我看得到一个认真负责的门卫,却无法想象一个吟诵楚辞的门卫。当掌声与欢笑代替了思考与讨论时,就很难知道要追寻什么。

不禁反思这样的暑假,我究竟追寻什么,究竟是短期的利弊,还是过渡期的转合,是人生理想的重新定位还是向着理想国度义无反顾,我究竟做些什么。

评论(4)
热度(1)

© Miles / Powered by LOFTER